郸城县教体局中等职业教育

质量报告

2020年度)

1. 基本情况

1.1 规模和结构。

郸城县辖区内目前有四所职业学校:郸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公办)、郸城县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公办)、郸城县新城中等职业学校(民办)、郸城县科技职业中等职业学校(民办)。目前四所学校合计在校生4758人,今年新招学生1681人,教职工314人。我县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较多,达到21048人,今年新招学生9840人,普职招生比约为5.8:1,较去年相比,职业学校招生略有增加,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略有减小。

我县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郸城县职业中专为龙头,其他三所职业学校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郸城县职业中专是县属公办职业学校,为国家级重点学校,目前在校生1580人,教师148人;郸城县第二职业中专是县属公办职业学校,目前在校生323人,教师43人;郸城县新城职专是县属民办职业学校,目前在校生1450人,教师68人;郸城县科技职专是县属民办职业学校,目前在校生1405人,教师55人。

1.2 设施设备。

随着县委、县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各个学校教学仪器、实训实习工位、配套图书等均有一定程度增加。

全县职业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价值1469.6万元,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3088.7元;现有实训实习工位个1781,生均0.37个;现有图书115270册,生均24.2册;与去年相比均略有增加。

包括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生均纸质图书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1.3 教师队伍。

全县现有在校生4758人,教师314人,生师比约为15:1;双师型教师76人,占比为24.2%;兼职教师20人,占比为26.3%。职业学校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为270人,占比为86%;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为2人,占比为0.6%;对比上年度,师生比、双师型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均略有增加,兼职教师人数略有减少。

2. 学生发展

2.1 学生素质。

四所职业学校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德育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室、法制副校长、德育处、专业部、安全保卫、生活指导、心理辅导教师、德育课教师、班主任的德育网络。学校坚持“德育为首”、“即成人,又成才”的思想,以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为导向,以精细化管理为手段,传承和创新德育工作特色。针对学生实际,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知识教育、感恩教育、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励志教育和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学会自立,走向自强,收获成功,享受幸福。推行生本德育,通过“党建带团建”、“1+1”党员结对、家长学校等途径推行全员德育。通过学生干部培训班、业余党团校,引导学生参与管理,提高学生自治管理水平。

总体来说各中职学校坚持 “以人为本、个性发展”的办学理念,开展法制、疫情防控、安全、行为习惯养成、心理健康等各种德育教育活动,同时能注重开展社团活动,丰富校园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四所学校文化和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实践课程学习情况为:文化课合格率在96%以上,职业技能合格率在82%以上,参加资格证书获取比例在75%以上,与2019年度相比基本持平。

2.2 就业质量。

2020年,我县中职毕业生总数1320人,就业人数475人,直接就业人数475人,就业率为39.6%,对口就业率为90.02%。在毕业人数中,取得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占毕业生总数的84.8%,毕业生“双证书”比例较高。从就业满意度来看,毕业生对就业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人数相对较多,分别占直接就业人数的50.48%和28.32%,不满意的仅有5人。直接就业的毕业生平均月薪水平为3000元,全县共有845人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占毕业生总数的60.4%,比2019年多出86人,选择升学就读的毕业生逐年增多。疫情对学生就业基本没有影响。

2.3 升学情况。

全县职业学校毕业生参加高考,被本科院校录取33人,与去年相比略有减少,被告知院校录取826人,人数比去年略有增加。

3. 质量保障措施

3.1 专业布局。

统筹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根据我县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和优化招生专业结构。2020年,根据办学实际和产业发展,全县中职学校新增专业4个、共开办招生专业9大类24个专业。

3.2 质量保证。

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对中等职业学校学制的要求,全县职业学校增加了公共基础课的课时。德育课程按照教育部及河南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规定,每周开设2课时,一学年82课时。

我县职业学校积极应对市场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科学设置专业,结合现代科技、管理理念及新型工艺、生产流程等,不断优化课程结构,致力于优化传统专业,做强主干专业,发展新兴专业,打造品牌专业。目前,我县拥三个省级特色专业。

各职业学校科学定位中职学生培养目标,力求全面提升学生知识与能力素质,从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和人才培养实施方案进行整体设计,加强素质教育,以岗位能力需要为本位,加强职业意识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进行素养和职业岗位技能训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技能大赛为引领,将技能大赛的训练模式和专业前沿技术嵌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以点带面,面对全体同学,全面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我校深化与企业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通过“教、学、产”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职业意识的形成、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为主导,改革学徒制教学模式。建立由行业、企业生产技术专家、管理人员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业合作运行机制,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基地建设,全程参与教学,各校师生参与企业技术服务和人力资源开发,依托行业办专业,办好专业服务产业,形成人才共有、资源共建、过程共参、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

各个学校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其效用。目前,我县拥有近14个高水平、现代化的与专业教学匹配的实训场所。1240台电脑,85部高速缝纫机等,充分满足学生对专业课实训实习的要求。

3.3 落实教师编制,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郸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育发展情况,为了解决专业课教师紧缺难题,县政府单列职业中专教师编制2020年新招聘专业课教师14人。

2020年度我县26名教师参加了暑期省教育厅组织的双师型教师及省级骨干教师等专项培训.通过培养培训,我县教师各方面能力不断提升。一年来,我县获河南省优质课二等奖1人,三等奖1人,荣获市优质课一等奖4人。二等奖5人。

4. 校企合作

4.1 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四所职业学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探索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2020年与广州、苏州等地12家企业联合创建了校外实训基地;目前,所有专业均具有稳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各个学校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的研究与改革,使校内外实习管理科学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并选派27名专业课教师到企业实践,实现了专业课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互通互用,提高了教师的技能水平和岗位实践能力,加强了我县职业学校专业课师资力量。

4.2 学生实习情况。

受新冠疫情影响,并且我县毕业生90%以上参加对口高考进入高校学习,本年度没有进行顶岗实习。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

为了整合县域内职业学校和企事业单位资源,鼓励以郸城县职业中专为龙头组建郸城县职业教育发展集团,四所职业学校及其合作企业全员参与,积极探讨,实现职业教育稳定长期健康发展。

5. 社会贡献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2020年,我县职业学校共完成短期技能培训5149人,培训专业涵盖农业、信息技术、服装、汽修等紧贴我县经济需求,极大的满足县域内企业的培训要求,企业培训满意率96%。

5.2 社会服务。

2020年度,我县依托郸城县职业中专组建了郸城县社区学院,并配合各种中短期培训,为我县人民群众终身教育做出贡献。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积极与文广旅新局合作,鼓励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与职业学校对接,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传承传统文化和传统工艺。

5.3 对口支援。

职业学校作为扶贫的一份重要力量,在我县扶贫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县职业学校共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学生940人,巩固率98%。我们建立了建档立卡学生跟踪服务机制,经统计本年度,毕业建档立卡学生97%进入高校继续深造,剩余全部对口安置到沿海发达地区工作,实现了脱贫一人,进而脱贫一个家庭的目标。

5.4 服务抗疫。

面临着新冠疫情的大考,全县职业学校积极筹措各类物资合计40万余元,科学设置开学、就读和放假等方案。由于组织有力,职业学校未发生一起感染案例。

6. 政府履责

6.1 经费。

我县公办学校经费主要由上级财政生均拨款,县财政教育附加费等组成,人员经费存在巨大缺口。县财政投入资金65万元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

6.2 政策措施。

为了保障我县普职协调发展,我县积极实施春季分流制度,确保职业学校生源。在2020年秋季各学校招生期间,严格执行“三线”政策,确保分类教育的稳定发展。县政府单列职业中专教师编制2020年新招聘专业课教师12人。

7. 特色创新

案例:郸城县职业中专实训技术培训

受教育厅委托,在教体局、扶贫办、钱店镇政府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精心组织,在钱店刘寨行政村开展精准扶贫技能培训工作,主要针对食用菌栽培、特色蔬菜种植、高效作物种植等方面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历时16天,共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106人。得到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并作为典型案例先后在新华网、中华龙都网等多家新闻媒体进行了报道。

8. 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对于职业学校来说,党建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正确开展的基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有效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活动,各职业学校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自查自纠,查摆剖析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组织各学校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组织师生观看建国71周年庆典、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纪念等庆典活动。有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继续开展了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工作。2020年郸城县职业中专被评定为周口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示范学校,荣获周口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9. 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存在问题:一是学校与企业出发点不同。企业往往需要的是实际操作一线技术人员,希望通过短期的培训,学生即能上岗操作,创造出效益,而学校考虑的往往是学生能在企业的各个岗位学到更多知识,如果学生学徒后不能为企业所用,企业并没有培养学生的义务。二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诚信度有待提高。在目前在职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技能水平差且不乐意学习,在企业用人等一些实施过程中,没有诚信度,结果导致企业不愿意聘用学生。三是教学实训设备欠缺和老化,严重制约教学实训工作和技能培训工作的开展。四是招生困难,控流保学工作任务十分艰巨。五是专业课教师缺乏。

解决措施:一是政府要制定一系列政策。二是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缓解办学成本较高压力。三是职业教育要改成小班制,以便于学生实训课实施。四是加强对学生的境遇培养。五是政府要继续加大专业课教师招聘力度。五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学校硬件建设和教学设施的投资力度,继续走校企合作、高校合作的办学路子。六是继续探索职业学校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以长养短,长短结合,争取学历教育每年招生上台阶。